【官方微信小程序】
山东宏发科工贸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空心砖机、免烧砖机、制砖机、压砖机、制瓦机
行业新闻    ›    以“三新”工作为抓手,推进加气混凝土行业健康发...

以“三新”工作为抓手,推进加气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

发布者: 山东宏发科工贸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17-03-08

         加气混凝土是以砂、粉煤灰、硅尾矿等硅质原料和石灰、水泥等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 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按用途可分为非承重砌块、承重砌块、保温块、墙板、屋面板五种。由于加气混凝土具有容重轻、保温性能高、吸音效果好,具有 一定强度和可加工性等优点,是我国推广应用早,使用广泛的轻质墙体材料之一。发展具有节能、节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和特点的加气混凝 土,符合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是实施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加气混凝土行业取得了快速进步和发展
加气混凝土技术始于一百年前,虽然我国的该项技术开始的比较晚,比国外整整落后了近五十年,从起初的不被人知,到今天的广泛应用,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起步虽晚,但发展却非常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成生产企业约800家,总设计生产能力7000万立方米,2011年产量5700万立方米,已成为主要的节能墙体材料,作为一种轻型、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并且,是的以单一材料即可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在我国的发展,既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拉动的结果,也是全行业努力的结果。
经过近50年 来的发展历程,加气混凝土已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的重要力量,为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 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领域不断增加,具有较高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成长,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品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和 科研设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当前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 是大企业快速成长并行业不断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力推动下,伴随加气混凝土行业的进步和发 展,加气混凝土产业也涌现出了以上海伊通有限公司、浙江长兴伊通有限公司、天津凯莱新型建材公司、南京旭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天津天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这些企业普遍采用引进技术和装备,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合理,重视品牌建设和培育,运用了全新的 生产、经营理念,不仅注重产品的质量,还十分关注产品的推广应用,将生产过程延伸到形成终产品——建筑成品;一般600kg/m3制品的抗压强度为5.0MPa以上,外观尺寸偏差小于1.5mm,产品质量较高;且多采用能发挥加气混凝土优良特性的专门技术(包括采用砂浆和配件,使用专门施工工具等)进行施工,使用其产品的建筑物基本不会出现空鼓开裂的砌筑质量问题,热工性能等指标均达到水平,成为了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先锋和龙头骨干。
与 此同时,随着我国加气混凝土机械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长春石羽加气混凝土有限公司、邯郸亚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远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广州发展新型 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宇山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索纳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一批采用国产装备的大型企业也快速成长,这些企业大多采用芜湖新铭峰、江苏 天元等企业生产的国产装备,其产品质量不断接近采用引进装备和技术生产线水平,而且,这些企业适合国情需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采用粉煤灰和普通河 砂、尾矿砂等,由于投资少、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通过采用专门技术进行施工,了建筑质量,已成为加气混凝土行业,特别是江浙沪地区项目建设和 发展的主流。这些企业与采用引进线的企业一起,构成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主体。
二 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目前已从江浙沪等华东地区逐步向内地纵深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加气混凝土主要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及东北、西北等地区发展 较快,推广应用也强于其他地区;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先是在山东和广东掀起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后在华东,特别是上海及江苏、浙江等省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 前,80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上海、湖北。其他地区近年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如天津、吉林长春、贵州等,陆续建设了年产30万-40万立方米的企业。
在范围内当属江浙沪的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仅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引进线就有7条,其余大部分为国产翻转切割机,生产规模(单线)都在10万立方米以上。武汉地区是加气混凝土发展较好的地区,生产线大多采用以装备国产的地面翻转式切割机为主。武汉地区年用量800万立方米,
近年,加气混凝土发展也有了新的现象,逐步从华东等地区向内地纵深发展,一是内地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贵阳、南宁、昆明,湖南的湘潭、娄底、石门,四川的内江等也都建有大型加气混凝土企业,以贵阳为例,新建生产线的规模多在15万立方米以上,长通集团还在当地建设投产了30万立方米生产线;二是内地中小城市新建企业逐步向技术,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如甘肃的天水和安徽的合肥、芜湖等均采用空翻技术建设10-25万立方米的生产线。
三 是推广应用取得积极成效。加气混凝土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进步的快慢,除了与行业自身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进步提高密切相关外,与推广应用中的施工技 术、规范、标准等的制定实施情况也十分紧密。由于加气混凝土是一个新兴的小行业,缺少专门的设计研究院所,主要靠市场化和企业自身努力逐步发展起来的,因 此,在推广应用方面,作为行业的中介组织,加气混凝土协会这些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建设部门的支持下,先后组织制定了《加气混凝土企业管理规程》、《加 气混凝土设备管理规程》、《加气混凝土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加气混凝土施工方法》、《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加气混凝土砌筑图集》、《加气混凝土 砌块标准》、《加气混凝土板材标准》、《加气混凝土铝粉膏标准》、《加气混凝土砌筑与抹灰砂浆》以及加气混凝土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10多个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等文件,为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些地区和龙头骨干企业从适应市场需求、开拓产品应用范围的角度出发,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推广应用中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工作,为加气混凝土产 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伊通、旭建和金隅加气等企业,自己组织编制了完整的应用指导文件,让建筑设计部门和施工人员能根据指导文件,更加科 学、规范地应用好加气混凝土产品,使加气产品的优良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效推动了加气混凝土产品迈入高速增长期;在江浙沪地区,广大企业在应用加气混 凝土产品中,基本都采用了砂浆砌筑,并且,为配合砂浆应用,参照国外技术系列开发了金属结构件和塑料连接件,浙江衢州还推出了以25mm宽,3mm厚 的扁钢代替钢筋作为拉结筋,减少了因加拉结筋而增加的搂槽工作;上海部分企业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单位,完成上海《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工作,成为加 气混凝土产品在上海应用的纲领性文件,促进了加气混凝土在墙体材料改革和建筑节能政策下的推广应用。这种分地区编制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既适合我国地 域辽阔,地质气象条件变化的特点,也为加气混凝土在其他地区推广和应用起了先导作用。
四 是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加气混凝土装备在近几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国外看,切割机向翻转切割,侧立养护的方向发展,这与该机型结构简 单,维护保养方便,切割精度高,废品少以及全套设备用钢量少,生产过程能耗低等分不开。浙江开元引进德国威翰技术,原来采用夹运方式将坯体移到切割机上进 行切割,整个切割过程坯体不作翻转,切割钢丝靠穿行于蓖条式底板来完成工作。新的机型吸取了德国伊通技术的优点,采用了翻转切割,侧立养护。所不同的是没 有延用空中翻转,而以其特有的地面行走工艺和分拆式模框,通过更换侧板在地面对坯体进行翻转,并且在完成切割后,再对坯体进行90°翻转,以除去贴着侧板(又称蒸压养护托板)的边料,避免了硬废料的形成。国产切割机主要以空中翻转式和地面翻转式为主。经过实践,这两种机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其技术也在相互渗透(如地翻型的纵切钢丝参照了仿伊通错位排列),渐趋成熟,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在 国内,以安徽芜湖新铭峰有限公司和江苏天元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加气混凝土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所生产的加 气混凝土技术、装备,与引进技术、装备线相比,投资少,运行可靠稳定,产品质量已逐步接近引进线的水平,已成为许多新建线的重点考虑、选择方案。
二、当前加气混凝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虽然加气混凝土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进步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和矛盾,不予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加气混凝土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是加气混凝土的标准及规范急待完善和提高。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加气混凝土行业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如何完善标准体系;如何适应建筑业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建筑节能和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标准及规范,以有效行业健康发展;如何解决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相脱节等问题,迫切需要解 决。以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脱节问题为例,现在一些地区和企业往往出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但由于没有考虑建筑应用的要求,导致在使用中却 不能满足建筑设计要求的局面,建设部下达了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编制任务,这一标准将起到所有用于墙体的建筑材料标准统领作用。标准将墙 体材料分为淘汰型(不符合产业政策;技术不成熟及性能较差)、过度型(密度小但以黏土为原料;块体小、密度大或耗能大)和发展型(技术成熟、节能、环保、 节土、多功能、生产及施工效率高;有节土、节能和利废等优点,通过不断完善可进一步发展)三大类型,以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标准要 求承重材料的抗压强度在MU5.0以上,而部分MU3.5的指标只作为过度;标准还提出了折压比的要求及干燥收缩等指标的评价要求,作为施工的技术指导。
但应用技术的发展还落后于生产的发展。设备开发与工艺技术脱节,工艺技术又与应用技术脱节是目前加气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尤以后一个脱节对行业的发展影响为大。对于加气混凝土,其的优势是单一材料达到节能50%的要求,而对于节能65%的要求,就必须在砌筑上使灰缝小于3mm,才有可能使用砂浆,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必须普遍达到尺寸偏差小于1.5mm的水平,从全行业看,这一要求显然没有“普遍”,其关键还是切割机。目前,我们的切割机制造企业,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市场的竞争上,而在切割精度上,在解决六面切割和切割时的坯体损伤上以及粘连上,似乎还没有尽力。
再如加气混凝土产品往往存在抗压强度低,这是是限制加气产品应用的关键因素,它带来了饰面问题,空鼓开裂问题;而加气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大,也是建筑设计部门在使用时的又一忧虑所在,终影响加气产品的使用。
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完善标准、规范体系,提升产品标准质量,加强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相衔接来予以解决。
二 是产业发展缺少系统规范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政策,缺少规范产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如“准入条件”等政策,因此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既出现了部分地区盲目、无 序发展的现象,不依据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投产建线;也出现了高水平生产线和低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线同时发展的现象。部分新建企业盲目追求规模,但想在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中获得短期利益,故而无限降低投资,为企业日后生产埋下产品质量隐患,进而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加之一些装备制造企业,投其所好,向 市场和企业提供所谓的低价成套生产设备,一些采用这类设备的企业,不仅产品达不到要求,就连改造都很困难。
三 是加气混凝土行业的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缺少研发投入,制约和影响了加气混凝土行业整体生产、制造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由于不关注长远发展、只重视眼前利 益,加之行业中,缺少专门的研究院所开展技术研发和研发投入,因此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停留在抄袭仿制阶段,缺少自己的专有技术。从德国威翰我们可以看到,虽 然在翻转切割与侧立养护上,他们吸取了德国伊通的经验,但在翻转方式及切割小车行走方式上则完全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不仅保留了原伊通和威翰各自的优 势,而且在设备的稳定性上均有胜过之处,并在总体设计中融入了人性化概念。我们的众多设备制造企业,也应在仿制的同时有所提高。蒸压釜是加气混凝土生产工 艺中成熟的设备,并有完善的标准体系,虽然不如切割机那样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参数让用户来比较和选择,但因其为压力容器,自然质量上必须严格控制,这主要 表现在制造的工艺和所采用的材料要求很严,但早已淘汰的方钢代用轨道,现在又出现在一些新生产线中;蒸压釜的规格一般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确定,目前选用较 多的是Φ2m、Φ2.68m和Φ2.85m系列,Φ1.65m系列用于加气混凝土不论从工艺要求,还是使用的经济性考虑都是不合理的。因此,加气混凝土协会在十几年前提出的生产设备技术条件中就明确为淘汰设备。近来,一些设计人员也提出并使用Φ2.5m系列的蒸压釜,可以说,与Φ2.68m系列蒸压釜比较,具有更好的经济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一规格在釜的维护保养上、使用的便利性和加气混凝土制品质量上,都存在欠缺。在此,应提出的是,任何设备,其潜力不是无限可挖的,设备的规格也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太随意的变化并不可取,这也包括我们的模具有4.2m和6m系列,而4.5m反而是不经济的。目前,也有些企业推出了迁就低投资的设备(并很随意地就打出了50万的生产能力),其多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就直接简化结构、简化工艺。
四 是加气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和品种规格少,影响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国外基本上各种规格具有各自的特性和用途,总的说来,是规格品种多(包括砌 块、板材、异型块、装饰块和装饰板),抗压强度指标高,尺寸偏差小。在规格上,不仅体现在尺寸规格,还体现在满足于不同用途的异型制品。相对来说,我国的 产品规格比较单调,抗压强度较低,尺寸偏差大,有些内地企业到目前还在采用模框提拉切割,视尺寸偏差在5-10mm是正常的,不说国外,就与江浙沪地区的1.5mm都没法比,极大地限制了产品的推广应用。我们的产品抗压强度普遍较低,这与我们的基础和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我们用于生产加气混凝土的砂的SiO2的含量要求三个等级分别为65%、75%和85%,而国外这一要求在95%以上;另外,长期形成的利废观念,也制约了我们对原材料的要求,一般都是有什么吃什么,忽略了要从原料入手,全程控制产品质量的要求。
三、要以“三新”工作为抓手,努力推进加气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
加气混凝土具有极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墙体材料中的单一材料即可达到节能要求的材料。使用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的保温隔热材料,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节能问题,这也是德国、日本等大量使用加气混凝土的原因。
加 气混凝土与传统的黏土砖比较,具有体积密度小,块形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吸水量大和吸水速度慢的特性,这就对加气混凝土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旦我们 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并影响产品的应用。如果采用普通混合砂浆,以类似于黏土砖施工的湿法作业,容易带来墙体裂纹、抹面 空鼓等问题(且不考虑产品质量引起的裂纹和空鼓),因为,普通混合砂浆不具有保水性,如果砌筑时加气混凝土不经淋水或者淋水不合要求,砂浆在水化硬化前, 大量的水分被砌体吸走,自身不能完成水化反应,因而必然影响了砌筑抹面质量。但是,加气混凝土在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日后又会因干燥收缩而使墙体产生裂 纹;普通混合砂浆的导热系数和弹性模量与加气混凝土均有较大差别,使接缝处的热桥效应等影响到砌筑质量和砌体的使用效果,并降低热工性能。而如果此时加气 混凝土本身质量出现一些缺陷,那么以上问题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采用加气混凝土砂浆,能有效砌筑质量,而加气混凝土的尺寸偏差小于1.5mm则是使用砂浆的前提。加气混凝土在建筑中除担负围护和填充作用外,还必须承担饰面的负荷等,这就对它的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 国加气混凝土制品绝大多数是砌块,而且,大多用于框架建筑的填充和围护结构,而大量的钢结构建筑和农村建筑尚未普遍采用加气混凝土,这与其优良的节能节材 性能是不相符的,其主要的原因是产品质量和应用技术。农村市场虽然很大,但有着分散和规模小、应用技术薄弱的特点,加气混凝土企业如果能在应用技术上分担 责任,无疑将会极大地推动加气混凝土在农村的应用,比如我们以异型块和U型块来解决门窗过梁、拐角、楼梯搭接和圈梁,再以的施工队伍配套服务,就可解决加气混凝土在农村的应用,拓展我们的市场。钢结构建筑是加气混凝土板材施展作用的舞台。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板材应用相对薄弱,其中缺少完整配套的应用技术是原因之一。
针对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推动解决:
1、研究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投资发展理念,行业健康发展。加 气混凝土大部分为私人投资,过去部分地区曾有过暴利阶段,在这阶段当然引发了投机性投资,这类企业主要考虑的是近期利益,势必忽视产品质量;另一种投资行 为的出发点是,看好加气混凝土政策风险极小,但不愿合理投入,只是在有机会的时候赚一票,这类企业也不注重长期利益,设备配套有缺陷,产品质量难以; 还有一种投资行为是实在没钱,但又不原放弃机会,选择的设备只讲便宜,不讲性能,建成的生产线当然难以生产出合格产品。这类企业也容易上不道德设备商的圈 套。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让投资人认识到,加气混凝土是长线产品,不会在短时间内更新。同时,加气混凝土的产品质量问题不是显性问题,但一旦出了问题,也难 以立即解决或弥补,因此,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不必追求过低的投资回收期,不必追求过高的内部收益率,但生产线必须配套完善,并能产品的质量。解决这些 问题,一是通过制定产业准入条件、鼓励限制和淘汰目录等产业政策规范行业健康发展;二是要研究制定生产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行业、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引导行业科学发展。
2、适应建筑节能和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研究适用的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要结合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修订加气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包括应用规范、设计图集、施工指导等文件以及配套工具、材料标准规范。异型块和U型 块的提出,呼唤配套的应用图集出台。加气混凝土也应出与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图集;同时装备企业也应根据产品应用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加气混 凝土企业应树立将建筑视为终产品的观念,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以化的服务配套自己的产品,使加气混凝土成为墙体材料主导产品。
3、制定和完善加气混凝土产品标准,提升标准的水平。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的角度,促进加气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提高,满足建筑业对材料日益提高的要求。要从标准上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和尺寸偏差指标;要根据节能的要求,重新梳理产品标准,分类指导产品满足节能要求,要从观念上应有突破,原材料质量有所提高,装备更加。
    4、实现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加 气混凝土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但也有一些技术本身存在缺陷或不完善,这些技术一直困扰着许多企业,并影响着行业的健康 发展,首当其冲的是“一釜三周转”,应当组织行业内外的对这类不符合正常生产规律要求的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价,并在理论上和实际使用效果上作出明确的结 论,以制止行业内个别企业的不规范行为。
5、建立装备自律和体系,促进生产技术提高。目 前,我国已有几十家切割机制造企业,加上蒸压釜等专有设备制造企业,所生产的切割机及配套设备可谓品种繁多,但却指导性标准,而缺少控制性标准,使不 规范机型随意出炉,即使成熟机型也难按标准判定或考核,造成劣质设备轻易进入市场并走出国门,给加气混凝土行业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要加气混凝土的健 康发展,我们对装备也应提出严格的要求。
6、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行业的技术平台或技术合作联盟。作 为一个行业,技术支撑是基础,过去,这一支撑主要依靠国有科研机构,但随着体制的转变,这一支撑已无从依靠,如伊通和旭建等大企业还有能力进行生产和应用 的研究开发,而许多中小企业就勉为其难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企业投入所形成的成果,已不可能让别的企业轻易分享,这势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从我们行 业的产品质量,应用技术,标准规范,以及技术装备,都表现出以行业为主导的技术支撑的薄弱。为此,需要组织行业各类人才,筹措资金,共同研究行业的问题。